为新时代水生态文明作出更大贡献丨“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共建人水和谐美丽中国”主题论坛举行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为新时代水生态文明作出更大贡献丨“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共建人水和谐美丽中国”主题论坛举行
作者: 尚宇杰 文妮 班浪 龙永    来源: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辑: 何涛  新闻时间:2023-07-09

        1.jpg

   7月8日,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牢固树立‘两山’理念·共建人水和谐美丽中国”主题论坛,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行。

        水土保持是江河保护治理的根本措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此次主题论坛,由贵州省人民政府主办,世界水土保持学会、贵州省水利厅承办。论坛以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为契机,旨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探讨生态文明建设、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先进理念、经验做法,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

        2.jpg

        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作了主题为《山洪灾害形成与防治》的主旨演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山洪灾害的形成原因,以及是如何防治,这对贵州乃至全球山多地区防范山洪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和实战经验。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则以《和谐自然与绿色发展的探讨》为主题,从实际出发,生动诠释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实践中履行人类主体责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当天,贵州省水利厅厅长周登涛,福建省水利厅厅长叶敏,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朱留沙,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原总工程师曹文洪,浪潮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小林,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陶正学,世界水土保持学会前主席、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大学米奥德拉格·兹拉帝奇教授,国际沙棘协会秘书长卢顺光等先后作了交流发言。

        “这是一场思想解放的精神盛宴!12位演讲及交流发言的嘉宾,紧扣论坛主题,以全局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全球的视野,提出许多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真知灼见,为水生态文明建设出谋划策,贡献了宝贵的智慧。”论坛主持人、世界水土保持学会主席宁堆虎表示,将继续发挥自身召集力、感染力、影响力和创造力,汇聚国内各界,汇聚海内外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为新时代水生态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是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极易造成水土流失。20世纪80年代,贵州水土保持率仅为56%,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贵州坚决扛起水土保持的重大政治责任,持续实施坡耕地治理、石漠化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水土流失的治理工程。2022年12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对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部署,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通过一系列护水保土的有力措施,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从2011年的5.53万平方公里减少到2022年的4.57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从2011年的68.63%提升到2022年的74.03%,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双下降”,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越筑越牢。

        “双下降”的背后,离不开贵州在水土保持方面的有力举措。

        为强化顶层设计,协调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贵州先后印发了《贵州省水土保持规划(2016-2030年)》《贵州省水土保持“十四五”规划》,明确全省水土保持工作目标任务。同时成立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完善水土保持委员会工作规则。此外,《贵州省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的出台,连续5年开展省对市、市对县的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使各级政府水土流失防治责任不断压紧压实。

        在强化建管机制创新方面,贵州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提升治理成效,建立并落实竞争立项机制,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与特色农产业结合程度、项目资金管理、验收、目标责任考核等方面作为评分指标,择优选定项目县,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提高治理成效。

        据了解,贵州目前已建成全省范围的水土保持大数据平台,将3.7万余个水土保持方案信息、2.7万条小流域信息、450个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及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等数据资源整合入库,支撑水土保持监管、治理、监测、考核等全方位全过程业务,夯实水土保持基础支撑。

        【嘉宾观点】

        贵州省水利厅厅长周登涛:

        推动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3.jpg

        近年来,贵州各级党委政府深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坚持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持续加强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全省水土保持状况持续好转,水土流失面积较峰值时期减少了3.1万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率提升到74.03%。

        贵州省水利厅坚持把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结合起来,强化责任压实,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坚持把机制创新与贵州实际结合起来,统筹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面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提升治理成效;坚持将权力下放与加强监管结合起来,深入贯彻落实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强化生产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有效防治人为水土流失;坚持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相结合,强化水土保持基础支撑建设,为科学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奠定基础。

        贵州省水利厅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四定四水”原则,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齐抓预防保护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

        防灾减灾永远在路上

        4.jpg

        防灾减灾永远在路上,特别是气候变化下,山洪减灾风险是在明显增大的,这为人居安全和多灾山区的乡村振兴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所以山洪灾害防治仍然是山区高质量发展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和非常重要的技术保障。

        贵州是一个多山地区,滑坡、泥石流、山洪等灾害频发、多发,对人类生产生活甚至生命安全都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要把地灾防治做得更好,首先要发展新的方法或技术,把潜在滑坡诊断得更清楚,把潜在的灾害源确定得更准确。其次是健全灾害风险管理体系,进行防灾减灾的教育和培训,让老乡能够认识到灾害的风险,同时也具备临灾时处置灾害或者保护自己生命的技能。

        如何应对极端天气对我国的影响?要进一步研究极端天气和对灾害引发的几率,进一步预防做好应对极端天气导致灾害的技术应对。

        此外,每个人都应该为减碳、气候变化进程的调控作出贡献,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社会治理,使气候变暖进程得到有效控制,也能从根本上控制极端天气事件出现的频率。

        浪潮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小林:

        用科技助力贵州水土保持

        5.jpg

        近年来,遥感技术得到非常快速的发展,通过遥感技术利用卫星搭载传感远距离对地面观测,把遥感技术应用到水土保持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其一是可以直观呈现持续动态的分析;其二是覆盖面积很大;其三是配合人工智能提取图像的技术可以极大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工作的效率。

        遥感技术在水土保持区域有很多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在智能提取水土流失因子方面通过遥感的技术,识别样区范围内的土壤、生物措施、坡度等影响的因子去助力水土保持规划的工作;可以识别评估水土流失造成的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实现预警发布,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可以解译水土保持治理措施类型、水分、位置及治理效果,完成水土流失治理动态检测,进而保证水土保持措施落实的合理性、合法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放眼望去贵州都是绿水青山,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贵州的山美、水美离不开在水土保持上的探索和创新,浪潮智慧科技也希望通过多年积累的数字技术的经验,能够在未来助力贵州推动“两山”一体化保护和系统的治理,加快数字化绿色协同转型,共建人水和谐的美丽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