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密码】贵州:以“绿”为底处处生“金” 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生态密码】贵州:以“绿”为底处处生“金”
作者: 徐涛    来源: 天眼新闻   编辑: 阮丹  新闻时间:2023-07-17

山如黛染、水似碧玉、万木争荣、鸟美鱼肥……盛夏时节穿行贵州大地,生态光景无限。绿色,既是大自然的恩赐,更是贵州久久为功、潜心守护的发展基底。

1.jpg

黔西市化屋村生态美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汪瑞梁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贵州考察,对贵州寄予厚望,叮嘱贵州“必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022年,《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出台,从战略高度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定位,确定了贵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历史坐标。

多年来,贵州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强力实施大生态战略行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上不断创造新业绩:森林覆盖率达62.81%,空气、水环境质量保持优良,“世界自然遗产地”数量全国第一,绿色经济占比达45%……草木葳蕤、绿意葱茏的贵州,正一路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续写“两山”转化的生动故事。

护山:一脉青山“育”生灵

山,造就了贵州奇美的自然风光。贵州,是山的王国,山地和丘陵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2.5%,推窗见绿、开门见山、移步皆景,贵州成为名副其实的“山地公园省”。

梵净山,贵州东大门,被誉为“地球绿洲”“动植物基因库”“人类的宝贵遗产”,保护区内生长繁殖着大量古老孑遗、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

雷公山,山高林密、巍峨壮阔,被联合国社科专家称为“当今人类保存最完好的一块未受污染的生态文化净地,是人类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理想王国之一”。

…………

2.jpg

美丽梵净山(铜仁市委宣传部供图)

贵州因山而名,向山而生,凭山而贵。护好一脉青山,贵州按下“快进键”。

护林接力——2020年,贵州出台《关于全面实行林长制的意见》,经过几年探索,贵州林长制实现由全面建立向初步见效转变,全省林区实现全覆盖、网格化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责任体系。截至目前,全省共有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46913人、生态护林员18.28万名。

物种“上新”——贵州多方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如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格局、出台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制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能力等。目前,贵州已知生物物种达24547种,其中,野生动物11442种、高等植物10255种;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312个,面积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2.95%。

植树增绿——自2015年起,贵州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绵绵赓续九年,生态自觉掷地有声。新时代十年,贵州累计完成营造林5372万亩,退耕还林实施面积达1695万亩,石漠化治理累计治理1.31万平方公里,治理石漠化和实施退耕还林面积居全国第一。2022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超62%。

低碳见绿——贵州加快新能源产业发展,大力推动煤炭绿色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2022年,贵州引进新能源产业项目964个,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达2357万千瓦;9个中心城市、88个县(市、区、特区)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9.1%。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靠着一脉青山,贵州人民端上“生态碗”,吃上“生态饭”,日子越过越幸福。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成为全省上下的理念共识与发展逻辑。

治水:一江清水“送”下游

清晨,走进地处乌江源头水域的黔西市化屋村,满山苍翠,生态美景尽收眼底。

乌江,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覆盖全省8个市(州)、52个县(市、区)。过去,靠水吃饭、出船打鱼是乌江沿岸百姓的“生存逻辑”。流域内渔船泛滥、网箱遍布、34号泉眼附近总磷和氟化物超标,致使污水横流,乌江一度拉响生态警报,成为“牛奶河”。

如何让“污江”变身清流?贵州给出系统性答案:水岸同治。

2009年,贵州启动34号泉眼污染治理,推行磷石膏“干法堆存”,降低渗漏风险。创新提出磷化工行业“以渣定产”,倒逼磷化工企业加快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治磷还要治渔。2017年,贵州在乌江流域全面启动网箱养殖取缔,帮助渔民转产上岸发展生态渔业、蔬菜、水果、畜牧养殖等产业……“铁腕”治理下,乌江再现水清岸绿,干流水质达到Ⅱ类标准,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

3.jpg

贵州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秀美风景吸引诸多游客前来游玩(李仁军 摄 贵州图片库供图)

窥斑见豹。近年来,贵州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大力实施水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系统改善“两江”上游生态环境——

制定出台《贵州省“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贵州省深化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专项行动方案》《贵州省乌江保护条例》等,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对全省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进行科学谋划和全面部署。

积极推动建立赤水河流域云贵川三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完善赤水河流域跨省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着力推进乌江清水江总磷、赤水河白酒行业、松桃河锰污染专项整治。

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全省4697条河流设置22755名河湖长,在全国率先建立起从省到村的五级河长制,首创从省到乡四级“双总河长”,独创省级领导人人当河长。

制定水生态环境精细化管理措施,在全省1332个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单元实施环境准入管控要求,实现源头控污。

…………

打好碧水保卫战,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趋好。2022年,全省地表水水质总体为优,114条主要河流222个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98.2%,9个中心城市26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连续3年在全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中获优秀等次。

兴绿:一座绿矿“造”出钱

如果用一种颜色来形容贵州,无疑是绿色;如果要给贵州生态定性,那一定是人与自然双向奔赴。

在贵州,绿水青山是碳库、水库、粮库、钱库,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的“绿色银行”,在这座绿色富矿内,碳汇交易、林下经济、森林康养、休闲旅游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4.jpg

施秉白云岩喀斯特锥状峰丛(贵州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地处乌蒙山深处的毕节地区,苍翠林木迎风舒展,翩翩飞鸟逐野林间,一别曾经“土地破碎,植被稀少”的石漠化窘境。2022年2月,贵州首张林业碳票在黔西市发行,9月,首单林业碳票完成交易,实现“一纸碳票”变“钱票”。

在“中国竹都”赤水市,万亩竹林汇成“海”,山风拂来,如万顷碧波、浪潮滚滚。2022年10月,贵州第一张竹林碳票——赤水丹青碳票在赤水市发行,实现10万亩毛竹林碳汇价值的顺利转化,印证了“青山”就是“金山”的智慧共识。

截至2023年5月,贵州通过探索“林业碳票+”模式,已成功开发林业碳票13张,完成林业碳汇银行授信5.1亿元,实现交易金额773.2万元。

良好生态,不仅是贵州人民的“幸福不动产”,更是贵州人民的“绿色提款机”。

兴义市周壁国有林场灵芝种植风生水起,3700余亩林地面积下,一朵朵灵动娇俏、形态各异的灵芝长势喜人;印江自治县缠溪镇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发展竹荪、羊肚菌、大球盖菇等林下仿野生菌,生态经济效益颇丰;江口县太平镇用活用足森林林木林地资源,组织林区周边农户发展林下养蜂,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一个个林下经济项目,正源源不断给百姓输送生态红利。2022年,全省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面积、全产业链产值均排名全国第六,带动324.9万农村人口增收。

5.jpg

普安县生态茶园(杨德 摄)

荔波漳江风景名胜区,风光旖旎,当地百姓探索出一条生态旅游发展之路,百姓腰包越来越鼓;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青山叠翠、流水欢腾,优良生态环境潜质被不断挖掘,旅游产业化步履愈发坚定;赤水丹霞国家地质公园,丹霞蔽日、彩虹垂天,引得游客竞相打卡……一个个生态旅游地标,正牢牢吸引八方游客眼球。今年“五一”小长假前三天,贵州接待游客量达2000多万人次,较2022年假日同期增长40%以上。

…………

绿水青山下的新业态,折射出多彩贵州的生态之变。

今日贵州,优良生态环境是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文明成色更足。守绿换金、添绿增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的种种实践在贵州大地得以兑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蕴含的丰厚生态智慧: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守好绿水青山,方能收获金山银山。